勐波新盛公司开户客服1145144946威自5月7日债市“科技板”设立以来,科创债市场呈现出旺盛的发行态势。据Wind数据,截至6月27日,新发行的科创债总规模已达到约568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统计期间,银行在科创债发行中占据了主导地位,21家银行共计发行了2190亿元的科创债,这一数字几乎占据了科创债总发行规模的四成。此外,得益于低利率环境和政策扶持,这21家银行发行的科创债票面利率范围在1.17%至1.95%之间。
东方金诚的研究报告指出,随着债市“科技板”的设立,科创债的发行规模迅速增长,其融资成本优势显著,特别是在低利率环境下,AAA级科创债的加权平均利率甚至低于同级别的非科创债。科创债的发行主体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和高等级央企国企,科技型企业的发行规模正在逐步上升,然而,民营科技型企业仍面临较大的发行挑战。
自债市“科技板”设立以来,银行通过发行科创债,积极引导低成本、长期限的资金流向科技创新领域。科创债的发行人能够灵活选择发行方式和融资期限,创新性地设置债券条款,包括含权结构、发行缴款、还本付息等安排,以更好地适应资金使用特点和融资需求。
在发行规模方面,有10家银行的发行规模超过了100亿元,它们分别是华夏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此外,青岛农商银行是目前唯一一家成功发行科创债的农村商业银行,其发行规模为10亿元。
从发行期限来看,多家银行的科创债发行期限为3年或5年。在票面利率方面,最低的是国家开发银行发行的“25贴现国开科创01”,利率为1.17%;最高的则是湖州银行发行的“25湖州银行科创债01”,利率为1.95%。在资金募集的使用方向上,银行通过发行科创债所筹集的资金,将根据《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统计制度(试行)》的规定,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例如发放科技贷款和投资科技创新企业发行的债券,以专门支持科技创新业务;证券公司发行科创债的资金则主要集中于支持科技创新业务和补充流动资金;而科技型企业的科创债募集资金,大多用于偿还债务和补充流动资金,直接用于投资科技创新项目的比例较低。
东吴证券的研报指出,金融机构发行的科创债普遍具有信用资质优良、发行期限偏短、票面利率较低、募集资金用途与科技创新高度相关以及条款设计规范等特点。作为传统信贷体系的关键部分,商业银行通过发行科创债能够有效拓展金融服务范围,完善对科技型企业的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
2025年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共同发布了《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从完善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和加强配套支持机制等方面,对支持科创债发行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的“科技板”正式成立。
沪、深、北交易所及交易商协会随后发布了相关文件,以落实上述部署,细化科创债的机制安排,一系列政策为科创债的发行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方面,增加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作为发行主体,同时,支持股权投资机构通过募集资金设立或扩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另一方面,通过支持质押融资、优化做市机制等措施,提高了二级市场的流动性。
东方金诚的研报指出,为了提高民营企业科创债的投资收益、降低违约风险,并提升投资者对其的认可度和发债成功率,同时确保债市“科技板”的持续稳定运行,需要在推动债券条款创新、丰富增信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